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临沂 日照 潍坊 烟台 东营 枣庄 青岛 济南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二

发布:2012-11-30 00:00:00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工作已经结束,近112万考生在全国31个考区47个城市的987个考点同步开考,竞争2万余个招考职位。据了解,山东考区超过10万考生参加了考试,去年参考人数是九万多人。国考笔试结束后,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将于明年初拉开帷幕,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在2月下旬发布招考公告,3月上旬考试报名,3月下旬开始考试。从招考公告公布到笔试中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考生如果等到公告后再进行复习,时间就较为紧凑,能够成功考上公务员的概率很低。据一项调查显示,自学三个月的通过率为5%,自学3-6个月公务员通过率占14.9%,结合专业的教材(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通过3个月以上的学习通过率达86.4%。该项调查证明了公考复习不但已经告别了自学时代,而且下手准备要趁早!
  申论知识的储备不是一蹴而就的,山东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关注申论热点及理论。从山东公务员考试往年的出题经验看,申论在热点问题出题的概率很大,希望各位考生认真复习备考。在此,山东公务员考试网辅导专家汇总了十大热点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为大家做系列的讲解。
  热点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着名文学家、剧作家。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2011年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籍作家。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1.莫言的历史观,以及富有神话性、传奇性的叙述文体是世界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我感到莫言文学的起点,那就是对在挫折中却顽强生活下去的人的关注。
  莫言依然是属于 相信‘文学’力量的作家。
  —— 【桑岛道夫】(日本静冈大学副教授、中国文学专家和翻译家)
  2.莫言的作品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美大文豪马尔克斯,联想到他是在模仿马尔克斯的作品。但实际上,莫言不是模仿马尔克斯,莫言对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在结合幻想和现实方面他甚至超越了马尔克斯。
  ——【谢尔.埃斯普马克】诺奖评委会主席
  3.对我而言没有更幸运的候选人了,他的获奖毋庸置疑,他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作家,可与福克纳比肩。然而,莫言也让德国文学界见识到中国文人自相矛盾、难以捉摸的特性,也有论者认为这再次表明中国超过想象的复杂面向,德国社会需要改变对中国的陈词滥调和刻板印象。
  ——【马丁·瓦尔】德国当代文坛大家
  4.莫言的文学作品令我们想起两位熟悉的作家,我们仿佛是在同时阅读卡夫卡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
  ——【安赫尔·费尔南德斯】西班牙凯拉斯出版社创始人
  5.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让人联想起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
  ——【纽约时报】美国高级报纸/严肃刊物的代表
  6.莫言的作品在很多方面来讲都是独一无二的,并将其与威廉福克纳、狄更斯和拉伯雷相媲美。莫言的文学作品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透视了一个独特的环境。山东公务员网
  ——【Peter Englund】瑞典文学院终身秘书
  7.一九五五年出生于中国北方一个农民家庭的莫言,借助残忍的事件、魔幻现实主义、女性崇拜、自然描述及意境深远的隐喻,构建了一个令人叹息的平台。
  ——【约翰萰湓代克】美国当代着名小说家
  8、莫言回避文革后的现实是中国体制内作家的通病,难以避免。
  ——《中国当代文学评论》
  申论热点范文:莫言热引发关注阅读危机
  【背景链接】
  新华社16日播发《“莫言热”引发中国民众关注自身“阅读危机”》,提出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莫言热”对于推动中国人阅读能起多大作用?对此,莫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莫言热”估计一个月就过去了,甚至更短,之后回归正常。但他又说,现在娱乐和休闲方式特别多,肯定挤压了文学阅读的时间。但相信大家玩了一圈回来,也许会重新抱起一本书,体验读书带来的乐趣。
  据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读书仅为4.3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以及以色列的60本,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其中,50.7%的受访国民自认阅读量少,只有不到10%的国民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或比较多。
  【标准表述】
  [深入分析]
  阅读对个人而言可以修身养性,又是提升国民人文素养、加强文化传承、促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当前中国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靠莫言一人拉动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无异杯水车薪。
  当前中国国人阅读危机的主要原因,经过分析,概括起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传统上说,阅读一直停留在精英层面,没有形成全民阅读的传统。加之,信息接收方式的多元化,生活节奏变快、自主支配时间变少,人心浮躁等原因,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
  国人的“阅读危机”还表现为阅读的功利化。一直以来,升学和就业成了国民教育的主要追求,学生就形成 有用的书就读,无用的书不读 的功利阅读观。这样把读书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而不是对读书本身感兴趣。
  与个人需求有关。中国当前处在社会转型阶段, 忙 于各种事情而无暇阅读是一部分人阅读量少的原因。一个人的阅读量还与他对阅读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相关。如果认为阅读与自己的生存状况关系不大,或者阅读反而会影响生存状况的改善,他就没有阅读的需求和积极性。
  [措施]
  我们认为,不管是全民体育运动,还是讲求公共卫生、不随手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论是诚信体系建设,还是国民道德素质提高,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和文明有序的社会必不可少的,但绝不可能自然而然地达到,只有长期推动方能见效。推动全民阅读,也是如此。
  一方面,应当抓住多年少有、莫言得奖所带来的”阅读热“,想方设法,把这个”短热“转化成”长热“,把针对一个人的”快热“,转化成针对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宽广领域经典之作的”慢热“。不管是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和个人,都应当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在网络信息触手可及的当下,严肃读物的阅读一定要变得十分方便才可能成为更多国民的休闲选项。
  首先,政府要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上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在美国、法国甚至在台湾地区,国民所读图书主要来自方便亲切的社区图书馆,不仅借书方便,而且读完之后随手可在他处归还。做好此项建设,需要各级政府投入财力、务实细心、长期坚持。
  其次,要让阅读在中国慢慢热起来,离不开众多推动阅读的民间组织的成长和努力,也离不开政府对于读书活动的支持。以对莫言作品十分推崇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为例,他在获得诺奖之前已在日本相当知名,而大大小小的大江健三郎读书会竟拥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公众,这些草根组织不断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使相关阅读活动成为不少人的日常精神生活内容。当前,莫言家乡政府放言准备开发莫言故居旅游热线,我们的建议是,不如花功夫长期、多方推动莫言作品的学术研讨和公众阅读。
  总之,”莫言热“是一种正能量,把这种正能量引入阅读,促进终身学习和全民族文化素质提高。对于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来说,这可能比较费力而不容易见效,但是如果思路正确、方法得当,长期坚持必见成效。
  申论热点范文:莫言效应
  【背景链接】
  自从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几乎成了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名字,莫言家乡山东高密也借莫言这个东风唱起了经济的大戏:计划投资千万种植万亩高粱,成立红高粱庄园,打造旅游区;巨资修缮莫言故居,成立文化馆、莫言文化体验区;整个山东中公教育的旅游口号由“一山一水一圣人”改成“一山一水一圣人一文豪”等等。
  如今,不少发展文化产业的冒进笑话还是人们的谈资:号称300亿元的中华文化标志城,最初声势浩大,最后落寂收场;曹操墓的“庐山真面目”还没搞清楚,搭车的经济开发就一拥而上,令人哭笑不得;虚无缥缈的“女娲”留下的“疑似”头盖骨尚无定论,旅游开发中公教育就“捷足先登”……
  【标准表述】
  [综合分析]
  地方消费名人、大搞名人“故居热”本来无可厚非,毕竟,适度而合理地宣扬名人效应,对传播名人思想、发展地方经济,都有好处。但山东高密的做法,不仅让人反感,更让人觉得担忧。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高密政府出头搞点庆祝活动,尚属情理之中事情。若是中公版权莫言因为获奖,变成了地政府唱经济大戏的舞台,这不仅会“矮化”名人存在的其它价值,也会“矮化”整个民族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优秀的民族不仅要拥有先进的物质文明,更需要占有先进的精神文明。但是这种
  一是源于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观。
  近年来,地方政府盲目发展文化产业的冲动屡见不鲜,现在许多地方政府的思维是,文化搭台,经济必唱戏,必须要体现出商业价值,人们对这种头脑发热、跃进发展的做法颇为担忧,对炒作概念、做表面文章的短视政绩工程深恶痛绝。
  二是既没有尊重文化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没有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借助文化平台,发展经济本是个好策略,但是文化产业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发展文化产业不能急于求成,文化产业也只能从当地的文化资源中生长出来的。从经济方面来说,当地种植红高粱已经是过去的历史,如今经济收益不佳的红高粱没人愿意再种植,赔本也要种植万亩红高粱,违背了百姓的意愿,给本就贫穷的高密百姓更增加了中公版权经济和生活负担。到头来只能是经济文化两不收。这种失败的现象并不少见,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打造旅游城市,不惜牺牲历史文化古物建筑等,以致毁了历史文化的原滋原味,得不偿失。
  由此可见,一个非理性的“高热度”的“造神”,最大的可能是热度一过,留下一地无法料理的“后事”——劳民伤财的工程、遍地的“政绩高粱”。而这一切的一切却是严重违背诺奖的获得者莫言的初衷和本意的。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网
  [对策措施]
  一方面,政府决策时要坚持科学决策,理性论证。在决策中要少些冲动,多些理性论证,尊重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律。在做法上,不能贪大求全,寄希望于投资几亿、“砸”几个大项目来发展文化产业,要知道,如果最初方向是错的,投资巨大的文化工程一旦仓促上马,最后背负的包袱会更重,经营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立足群众需求和文化民生,发展文化产业。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等同于经济上的大项目、大投入,首先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立足文化民生,让百姓真心拥戴。这样的文化建设才能脚踏实地,这样的文化产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总之,发展经济是硬道理,但是更应该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经济和文化本就是相互中公版权促进、相互作用,文化变味了,经济也不会好到哪去。不管是传承原生文化还是发展经济都要以人为本,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提升生活水平。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一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sd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