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预测一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科目笔试工作已经结束,近112万考生在全国31个考区47个城市的987个考点同步开考,竞争2万余个招考职位。据了解,山东考区超过10万考生参加了考试,去年参考人数是九万多人。国考笔试结束后,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将于明年初拉开帷幕,2012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在2月下旬发布招考公告,3月上旬考试报名,3月下旬开始考试。从招考公告公布到笔试中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考生如果等到公告后再进行复习,时间就较为紧凑,能够成功考上公务员的概率很低。据一项调查显示,自学三个月的通过率为5%,自学3-6个月公务员通过率占14.9%,结合专业的教材(2013年山东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通过3个月以上的学习通过率达86.4%。该项调查证明了公考复习不但已经告别了自学时代,而且下手准备要趁早!
申论知识的储备不是一蹴而就的,山东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关注申论热点及理论。从山东公务员考试往年的出题经验看,申论在热点问题出题的概率很大,希望各位考生认真复习备考。在此,山东公务员考试网辅导专家汇总了十大热点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为大家做系列的讲解。
中共十八大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八大报告重点解读:
一、五位一体
【报告原文】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建成小康
【报告原文】
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三、四化同步
【报告原文】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四、两个翻番
【报告原文】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五、美丽中国
【报告原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六、文化活力
【报告原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山东省公务员网
七、八个坚持
【报告原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八、四个监督
【报告原文】
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九、学习服务创新
【报告原文】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三个自信
【报告原文】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十一、四个意识
【报告原文】
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十二、清正清廉清明
【报告原文】
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深度分析: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义。
1. 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抓并举的时代背景下,是中国率先提出“生态文明”这一全新的理念。早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就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小康新要求”的“十大亮点”之一。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次十八大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并将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提出来,意义更为重大,目标更为明确。
2. 虽说和平年代放在第一位的是经济发展,其次是社会稳定,再次是环境生态。但破坏环境生态所造成的惨烈恶果将远甚于前两者。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加以化解,社会危机可以通过以巨大政治成本加以平息,而环境生态的危机一旦发生,其灾难将会是万劫不复,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国在山河破”的惨象!人类对环境生态的认识远逊于前两者。直至1866年,才由德国博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其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统一性、多样性和开放循环性,倡导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世界作为“人*社会*自然”内在关联和协同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相济。山东省公务员网
3. 无可置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们文明水准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大有提高,但毋庸讳言,尚未真正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绝对相互依存关系,尚未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会同时给人类带来危害和隐患,因而某些地区片面经济利益的追求强烈扭曲着环境决策,未能有效采取有节制的休养生息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就拿生命之源――水为例。长期主持我国水利工作的钱正英曾深刻检讨说,水利部门只注重社会经济用水,没有认识到还要保证河流的生态与环境需水,我国许多河流开发利用都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值,至于“重建设、轻环保”导致的河流污染更是触目惊心。
4.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创新,更是一种有建树的实践活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完成的四项任务: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既是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更是就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所作出的庄严承诺。
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中国当下面临的挑战诸如人口增长、快速城市化、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借鉴和启迪。适如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院主任卡米拉*图尔明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所说:“中国领导人在十八大这一重要场合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将为全球环保运动带来新的力量,将对人类未来作出新的贡献”。
深度分析:
什么是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经济体制模式。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经济强调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尽可能充分的参加国际分工,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出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一般而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我国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并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如何推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1. 推进开放型经济的结构调整,根本目的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支撑力量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2. 在深化改革方面,要推进资源性产品市场准入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深化医疗卫生、教育和住房改革。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和企业等各个方面推进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在扩大开放方面,要研究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策略和步骤,科学合理地确定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特别是在农业和服务领域对外开放问题上,要研究制定具体方案。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变革,在完善多边贸易体制、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形成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发挥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建设性作用。要制定新形势下的贸易摩擦应对策略,既要以平常心看待,努力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又要在法律框架下认真应对每一个具体案件,维护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要高度重视防范和应对对外开放的风险,特别要防范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防止国计民生产业主导权的旁落。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
申论知识的储备不是一蹴而就的,山东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从现在开始就需要关注申论热点及理论。从山东公务员考试往年的出题经验看,申论在热点问题出题的概率很大,希望各位考生认真复习备考。在此,山东公务员考试网辅导专家汇总了十大热点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章节中为大家做系列的讲解。
热点一:十八大
十八大简介: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中央确定,党的十八大代表名额共2270名,由全国40个选举单位选举产生。2012年11月14日12时许,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中共十八大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十八大报告重点解读:
一、五位一体
【报告原文】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建成小康
【报告原文】
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三、四化同步
【报告原文】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四、两个翻番
【报告原文】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
五、美丽中国
【报告原文】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六、文化活力
【报告原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山东省公务员网
七、八个坚持
【报告原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并使之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八、四个监督
【报告原文】
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九、学习服务创新
【报告原文】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三个自信
【报告原文】
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十一、四个意识
【报告原文】
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必须增强创新意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必须增强宗旨意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须增强使命意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十二、清正清廉清明
【报告原文】
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申论十八大热点范文之生态文明建设
理论链接: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深度分析: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要义。
1. 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抓并举的时代背景下,是中国率先提出“生态文明”这一全新的理念。早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就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小康新要求”的“十大亮点”之一。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这次十八大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并将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提出来,意义更为重大,目标更为明确。
2. 虽说和平年代放在第一位的是经济发展,其次是社会稳定,再次是环境生态。但破坏环境生态所造成的惨烈恶果将远甚于前两者。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加以化解,社会危机可以通过以巨大政治成本加以平息,而环境生态的危机一旦发生,其灾难将会是万劫不复,留给子孙后代一个“国在山河破”的惨象!人类对环境生态的认识远逊于前两者。直至1866年,才由德国博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其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统一性、多样性和开放循环性,倡导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世界作为“人*社会*自然”内在关联和协同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相济。山东省公务员网
3. 无可置疑,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们文明水准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大有提高,但毋庸讳言,尚未真正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绝对相互依存关系,尚未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会同时给人类带来危害和隐患,因而某些地区片面经济利益的追求强烈扭曲着环境决策,未能有效采取有节制的休养生息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就拿生命之源――水为例。长期主持我国水利工作的钱正英曾深刻检讨说,水利部门只注重社会经济用水,没有认识到还要保证河流的生态与环境需水,我国许多河流开发利用都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值,至于“重建设、轻环保”导致的河流污染更是触目惊心。
4. “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创新,更是一种有建树的实践活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须完成的四项任务: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既是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更是就人类未来的美好愿景所作出的庄严承诺。
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中国当下面临的挑战诸如人口增长、快速城市化、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借鉴和启迪。适如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院主任卡米拉*图尔明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所说:“中国领导人在十八大这一重要场合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将为全球环保运动带来新的力量,将对人类未来作出新的贡献”。
申论十八大热点范文之开放型经济
理论链接: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深度分析:
什么是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经济体制模式。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经济强调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尽可能充分的参加国际分工,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出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一般而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
十八大报告中提到,我国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二位。并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如何推进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1. 推进开放型经济的结构调整,根本目的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支撑力量是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2. 在深化改革方面,要推进资源性产品市场准入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金融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深化社会保障体系改革,深化医疗卫生、教育和住房改革。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结构调整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和企业等各个方面推进结构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在扩大开放方面,要研究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策略和步骤,科学合理地确定阶段性的目标和任务,特别是在农业和服务领域对外开放问题上,要研究制定具体方案。要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变革,在完善多边贸易体制、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形成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发挥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建设性作用。要制定新形势下的贸易摩擦应对策略,既要以平常心看待,努力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又要在法律框架下认真应对每一个具体案件,维护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要高度重视防范和应对对外开放的风险,特别要防范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防止国计民生产业主导权的旁落。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3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南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