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临沂 日照 潍坊 烟台 东营 枣庄 青岛 济南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申论重点复习要点练习题(一)

发布:2009-11-16 16:53:19 字号: | |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问题四、根据这四组材料反映的问题,足癣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论述,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议论文。(40分)

 

提示:

 

珠三角“农宅公寓化”热潮,反映了一种新的趋向,从节约土地、新农村建设视角看,不失为方向性之举。但需要指出的是,“农宅公寓化”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经济不发达地区还难以效法。我国农村的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不要说沿海和中西部的差距,就广东一个省而言,农村富裕的地方也只是珠三角一小块。富的村每年集体分红人均最高可达2万元,穷的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如果地方政府习惯性地搞“运动”、刮风,“一刀切”式让条件还不成熟村的村民拆房上楼,不但对发展不利,还会损害农民利益,引发很多矛盾。新农村建设要少走弯路,就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引导农民发展,尊重农民意愿。不要搞硬指标,也不应强迫列出时间表,更不能搞行政命令、一刀切。此外,贷款的压力,并不能让农民尝到新农村的幸福;城镇化发展的趋势,也使得农村建设必须有长期的规划。

担心的另一个问题是:农民上楼后就业怎么办?只不过这些地区的就业问题,主要是农民就业意识消极,有别于中西部地区农民难以找到工作。这再次提醒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把农民的就业作为最根本的难题来对待。“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把“生产发展”放在第一位,意味着如果农民就业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农民即使“上楼”或者住进新房,增收也成问题,生计也难保障。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热衷于给农民建房造“形象”,对农民的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问题却放在一边,这种倾向值得注意。

 

四急于求成要不得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后的形势要求以及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所提出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全面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不能简单化。应该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能由政府包办代替。

 

一、戒急于求成,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后的形势要求以及现代化建设远景目标所提出的一项长期历史任务。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强调,从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这就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强调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是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战略考虑。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彻底改变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需要长期奋斗,不能急于求成、一蹴而就。因此,建设新农村,不能短打算,而要长谋划;落实任务时,要抓好开局,从紧迫的事做起,并依据生产力发展和财力增长的状况,逐步推进,防止盲目蛮干,揠苗助长;尤其不能以运动的方式搞建设,如果大轰大嗡,层层加码压指标,相互攀比赶进度,甚至为了达标而不惜举债,那就不是造福群众而是祸害群众。

 

依靠行政动员运动式地搞建设,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党和政府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旧有的东西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从思维方式上来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二、戒简单化,全面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中央提出的“五句话、二十个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体现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全面要求,渗透着“以人为本”,把实现农民群众的利益、增进农民群众的福祉当作根本出发点的精神。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内容中,生产发展是中心,是实现其他要求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基本尺度;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体现了精神文明和人居环境的双重要求;管理民主则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的各项内容紧密相联,我们要完整地予以把握。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sdgk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5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