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阅读:推进“农宅公寓化”的根本出发点
3、尽管“农宅公寓化”能给珠三角农民带来很多好处,但据记者调查,实际操作当中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珠三角各地在建造农民公寓、推动村民搬住新楼时,虽然都与村民签有同步拆除旧宅的协议,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较大难度。东莞市城建规划局前不久一份报告指出,这个市大朗镇有11个村在建农民公寓,目前仅有3个因整体拆迁而把原宅基地交回当地政府,其他8个村原制定的改造计划均没有落实具体实施时间表,有的因为拆迁成本过高而推进缓慢。
陈学江说,推进“农宅公寓化”的根本出发点是节约和盘活建房用地,终结农民延续数千年、毫无规则的人居现状;但如果建造农民公寓却又不能拆掉原有的旧宅,只不过是给农民增加了一套住房而已,会造成新的土地浪费。他说:“这与农民公寓建设的初衷相违背,也与国家规定的一户一处宅基地的政策相违背。”
建设规划部门的专家指出,现行农民公寓的建设受各村行政界线的限制,各自为政,独立建设,致使农民公寓分布分散,不利于城镇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他们认为,对于零星的、未能成片的农民公寓,或选址不在镇中心区和城镇近期开发建设重点区域的农民公寓,均不宜批建。
从目前进展看,农民公寓应集中在二三产业发达的农村推行,不适宜从事传统种养的地区。陈学江说,东莞市某镇最近兴建一条高等级公路时要整体拆迁一个村,有关部门提议要让农民住公寓,却遭到农民拒绝。因为村民仍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如果住进公寓,鸡、鸭、农具等无法妥善安置,同时农民干完农活后一身泥巴入楼也不方便。
南海区桂城办事处夏西村村民苏根等与记者座谈时坦言,虽然大部分人支持“拆旧宅、住高楼”的建设,但并不是每个人思想都通,尤其一些老人喜欢单家独院,几千年来他们的建房思想一直是“上要有天、下要有地”。更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农民旧房拆掉后失去租房收入来源。他所在的村民小组600栋民房出租了200栋,一栋两层楼的水泥房一月可收租金800元至1000元。
东莞市劳动局就业服务咨询科科长杨笑冬说,东莞市在劳动力年龄内而未就业的户籍劳动力有17.7万人,其中只有7.7万人表示有就业愿望。东莞本地户籍人口才160多万,但吸引的外地农民工达800多万,从东莞市的用工情况看,解决本地农民就业应该不成问题。杨笑冬认为,因为有村集体经济或房屋出租收入的分红,部分农民还没有因未就业而导致生活之忧,因而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意到工厂里去工作。
广东省社科院学者丁力说,珠三角部分失地农民就业意识消极,仅仅依靠出租房屋和集体分红维持生活,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还不如过去做农民的时候。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其消极影响甚至会波及这些人的后代子孙,也势必会拖累“农宅公寓化”的进度和效果。